拜登總統宣布他的政府將在美墨邊境建造20英里新的圍欄。國土安全部長Alejandro N. Mayorkas表示,拜登之所以被迫這麼做,是因為國會在2019年已撥款建造此圍欄,這筆款項無法重新調撥。此外,Mayorkas認為,拜登一直承受來自兩黨的壓力,必須在邊境採取果斷行動。簡而言之,拜登官員聲稱,即使他可能不想建圍牆,但他必須這樣做,否則將面臨嚴重的政治後果。
但是,新的圍欄並不是民主黨議程的反轉。它是美國人想要通過啟動新計劃或建造大型圍欄來阻止邊境越境的長期歷史的一部分。無論是民主黨還是共和黨的政治家,都一直試圖「封閉邊境」,儘管這實際上既不可能也不可取。拜登不是在繼續修建川普的邊境圍牆;他是在繼續建造美國的邊境圍牆。
為遏制來自墨西哥的移民,美國政府在富蘭克林·羅斯福和杜魯門時期開始在美墨邊境真正建造圍欄。在原本用於阻擋動物的圍欄建設幾十年後,聯邦政府在1940和1950年代人口從南向北大量移動時,將重點轉向人口。
在這個過渡時期,墨西哥和美國都接受邊境的通透性。為填補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的勞動力空缺,兩國同意實施臨時工計劃,即Bracero計劃。雖然不所有人都符合參與資格,但數以萬計的人開始自行移民。北方的種植者渴望廉價勞動力。通過計劃或自行移民的墨西哥人提供了勞動力。在公眾壓力下,羅斯福政府開始在城市地區規劃圍欄建設,以將人流引導到更為孤立的地區。到杜魯門政府結束時,大部分邊境城市都已圍欄封鎖。即使兩國都促進墨西哥勞工移民,但仍通過圍欄來篩選誰能入境。
Bracero計劃在1964年結束,一年後,民主黨人林登·詹森總統簽署《移民和國籍法》,這是美國首次對墨西哥等西半球國家移民數量設限。這一規範性轉變使人們更加關注邊境。
儘管已有新法律和圍欄,但移民仍在持續湧入。由於美國需求的誘惑,走私客不僅帶來勞工,也帶來毒品。1969年,共和黨人尼克森發起「攔截行動」,試圖在幾週內封鎖邊境,遏制毒品走私。該行動加強了邊境安全和監控——實質上的圍欄,而非物質圍欄——但以其自身標準衡量仍然失敗。
兩年後,第一夫人尼克森在聖迭戈附近的友誼公園建立了一個邊境公園,讓人們可以慶祝跨國文化。在開園儀式上,尼克森要求保鏢在那裡剪斷一些鐵絲,讓她可以向對面的墨西哥人致意。共和黨人著名地說:「我希望這裡不會建立太長的圍欄。」尼克森政府從未建造重要的障礙。
面對經濟困難和美國人對不斷湧入的墨西哥勞工移民的焦慮,民主黨吉米·卡特總統在1979年用更大、更堅固的圍欄替換了尼克森剪斷的圍欄。在它建成一年前,承包商曾表示它會「斷掉任何人踩過去的腳趾」,此言論引發爭議。在公眾抗議下,卡特政府重新設計了平淡無奇但緊緊纏繞的鐵絲網,上面加上鐵絲。即使那道圍欄不會斷腳趾,但它確實破壞了尼克森夫人倡導的跨國友誼公園。
共和黨隆納·雷根在1985年也曾短暫封鎖邊境,重複「攔截行動」。儘管他認為可以隨意封鎖邊境,但與未來總統喬治·H·W·布希的1980年辯論中,雷根表示:「不如不談建圍牆,而是共同解決我們共同的問題,讓他們能合法持工作證入境,在工作賺錢時繳納美國稅收。」
雷根後來簽署了1986年《移民改革和控制法》。該法為200多萬居住在美國但未有文件證明的移民提供合法身份,同時加強了僱主聘請未有文件證明的移民的法律責任,並為邊境巡邏隊提供資金。雖然雷根沒有建造圍欄,但他政府維持現有圍欄,並提供資金增加邊境監控,布希一世政府也是如此。
1990年代,美國出現強烈的排外情緒和對非法移民的公共辯論升級,促使兩黨都朝著實質上保護邊境移動。1993年和1994年,民主黨人比爾·柯林頓發起了三次邊境行動:德克薩斯州的「堅守邊境」行動、亞利桑那州的「安全防護」行動和加利福尼亞州南部的「守門人」行動。
圍欄是柯林頓所謂的「邊境強硬政策」的一部分。他使用軍隊陸軍工兵團鋼製登陸甲板,將其焊接成理論上不可通過的牆。在友誼公園中間,移民及國籍服務局建造了三道平行圍欄。他們聲稱,多道圍欄可以讓代理人在其中捉到翻越圍欄的人。柯林頓的人障在北美自由貿易協定開放貨物通道的同時建成,再次使邊境對物品通行更為通透,對人口卻更為阻隔。
與其阻止人口越境,加強邊境軍事化反而將他們引導到更危險的地方,使移民死亡數量急劇增加。在柯林頓圍欄建成後十年,邊境死亡人數翻了一番。
和他父親一樣,喬治·W·布希一開始也希望與墨西哥建立橋樑。他一直提出恢復和擴大Bracero計劃的想法,允許墨西哥人合法在美國工作。但2001年恐怖襲擊也促使布希和國會加強邊境安全,最終放棄了他的計劃。
2006年,布希簽署《安全圍欄法》,批准建設700英里雙層加強圍欄。離職時,他已完成500多英里圍欄。奧巴馬繼續建設130英里更多圍欄。他也出名地為邊境巡邏隊提供資金,比任何前總統都遣返更多人。
雖然川普強調建造「牆」,但他政府只新建了約85英里圍欄。拜登現在將再增加20英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