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政府致力於打破中國對非洲稀土礦產的扼制

(SeaPRwire) –   美國國務院告訴 Digital,它正在努力減少中國主導稀土礦物市場對美國造成的「國家安全」威脅,並有新跡象表明,美國可以協助華盛頓打破北京對這一重要領域的壟斷。

布魯金斯學會(Brookings Institution)在2022年寫道,17種稀土元素(REE)是「對人類和國家安全都至關重要的」金屬,並補充說:「它們用於電子產品(電腦、電視和智慧型手機)、再生能源技術(風力渦輪機、太陽能板和電動車電池)以及國防(噴射引擎、飛彈導引和防禦系統、衛星、GPS設備等)。」

布魯金斯學會報告稱,中國的稀土礦物開採量佔全球的60%,加工產能佔85%。

儘管北京已在剛果民主共和國(DRC)等非洲國家獲得合同,將包括鈷在內的礦物運往中國東部,但非洲大陸仍蘊藏著巨大的未開發資源。非洲聯盟礦產發展中心(African Union’s Minerals Development Center)最近表示,坦尚尼亞、安哥拉、馬拉威和南非預計將在2029年前啟動新的大型專業稀土礦,潛在產量可能達到全球供應的近10%。

這促使川普政府採取新舉措,以擴大美國在非洲採礦貿易中的影響力。就在本週,美國國務院發言人告訴 Digital:「本屆政府的策略優先考慮與非洲國家建立夥伴關係,以確保他們的礦物流向西方,而不是東方到中國。」

在非洲,中國是華盛頓的威脅雷達上的目標。發言人繼續說道:「中國在全球礦產供應鏈——特別是加工和精煉——中的主導地位,對美國和非洲的利益都構成威脅。北京的國家主導策略利用非洲的自然資源,鞏固對上游採礦資產的控制,延續不透明的治理結構,破壞當地環境,並製造削弱區域穩定的經濟依賴。」

多個消息來源稱,美國目前約70%所需的稀土元素都從中國進口。

,愛達荷州共和籍參議員、參議院外交關係委員會主席,告訴 Digital,北京在這個問題上構成威脅:「依賴中國提供現代經濟所需的關鍵礦產,是拜登總統四年來一直未解決的國家安全首要風險。在川普總統的領導下,我們可以在非洲尋找新來源,加強與當地的夥伴關係,確保美國的防禦永不依賴我們的對手。」

本屆政府正試圖更多地進入非洲,美國國務院發言人補充說:「美國致力於對基礎設施進行有針對性的投資,以促進非洲礦物出口到全球市場。洛比托走廊(Lobito Corridor)就是一個主要例子,它為來自非洲銅帶(Copperbelt)的礦物通往大西洋提供了中國控制運輸路線的替代方案。」

本屆政府最近表示,他們將繼續承諾向洛比托走廊的開發提供5.5億美元的貸款。這條800英里長的鐵路和基礎設施連接了剛果民主共和國和尚比亞富含礦物的地區與安哥拉的大西洋海岸,方便礦物運往美國。

發言人接著表示,六月在橢圓形辦公室簽署的剛果民主共和國與盧安達之間結束30年戰爭的和平協議的主要好處之一是改善了礦物的獲取,他補充說:「美國與剛果民主共和國之間的雙邊協議旨在為美國和與美國結盟的企業在剛果民主共和國各地的戰略採礦項目中進行新投資打開大門。」

包括格蕾絲琳·巴斯卡蘭博士(Dr. Gracelin Baskaran)在內的分析師表示,這對美國來說是非洲的一個新機會。華盛頓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Center for Strategic and International Studies)關鍵礦產安全項目主任巴斯卡蘭告訴 Digital:「非洲是礦物發現的最後一個大前沿。儘管其每美元投資的回報率位居世界前列,但在全球礦產勘探中長期被低估。」

巴斯卡蘭補充說:「非洲大陸在全球勘探支出中的份額穩步下降——從2004年的16%降至2024年的僅10.4%。這一跌幅尤其引人注目,因為 是世界上勘探成本效益最高的地區,其礦產價值與勘探支出之比為0.8,遠高於澳洲(0.5)、加拿大(0.6)和拉丁美洲(0.3)。」

「儘管其巨大的地質潛力以及是澳洲和加拿大總面積三倍的土地面積,這兩個國家在2024年卻分別佔據了全球勘探支出的15.9%和19.8%——遠遠超過非洲的總份額。」

巴斯卡蘭表示,美國還可以在非洲利用另一個領域:「中國很少從事地質測繪或勘探。中國模式通常是在項目開發中和/或接近生產時才收購。這為美國及其盟友提供了一個真正的機會。即使是擁有長期採礦歷史的國家——尚比亞和剛果民主共和國——也只是觸及了表面,其土地測繪面積不到一半。通過對地質測繪和早期項目開發進行有針對性的投資,美國及其盟友可以在整個非洲大陸建立更強大的影響力。」

美國礦工的足跡應落在何處?獨立的中國-全球南方項目(China-Global South Project, CGSP)分析師C. 熱羅·內馬(C. Géraud Neema)告訴 Digital:「就非洲的重稀土礦物而言,納米比亞是一個在供應方面可替代中國的國家。」他補充說:「納米比亞的洛夫達爾項目(Lofdal project)是一個重要項目。」

本文由第三方廠商內容提供者提供。SeaPRwire (https://www.seaprwire.com/)對此不作任何保證或陳述。

分類: 頭條新聞,日常新聞

SeaPRwire為公司和機構提供全球新聞稿發佈,覆蓋超過6,500個媒體庫、86,000名編輯和記者,以及350萬以上終端桌面和手機App。SeaPRwire支持英、日、德、韓、法、俄、印尼、馬來、越南、中文等多種語言新聞稿發佈。